悉数2018北大招生工作,共录取本科新生3047人
发布时间:2018-09-01 09:49:25 阅读量:
8月30日,百廿燕园又迎来了3000余名新“北大人”。他们如约来到燕园,即将在这里开启新的旅程。招生是新生新旅程的起点,也是育人之始。在迎新之际,我们特从新生概况、新生专业报考、招生综合改革、招生政策、人文关怀等方面回顾2018北大招生工作。
![](/uploads/allimg/180901/1-1PZ109345NH.png)
一、2018级新生概况
据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介绍,2018年北京大学(校本部)共录取本科新生3047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2963人、港澳台学生64人、数学英才班学生20人),他们分别来自全国938所中学;同时招收了来自海外34个国家和地区的330名留学生,及软件工程二学位学生150人。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录取本科新生873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850人、港澳台学生23人);另录取来自1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62人。此外,北京大学与空军、海军联合培养双学籍飞行学员录取工作正在进行,预计录取20余人。
校本部内地学生中,理工类考生占比58.2%,文史类考生占比31.7%,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不分文理)占比10.1%。男女生比例接近6:4,与往年持平。来自西部地区省份的学生约占23%,农村地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学生约占15%;少数民族学生约占11%,他们来自水族、佤族、锡伯族、土族、畲族、羌族、黎族、哈萨克族、彝族、白族等24个少数民族。今年,新生绝大多数都是“00后”,约占总人数的80%。其中年龄最小的两位新同学出生于2003年,今年刚满15 周岁。在报到当天,来自北京八中的王子仪等17位新同学迎来了自己的18岁生日。
据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介绍,2018年北京大学(校本部)共录取本科新生3047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2963人、港澳台学生64人、数学英才班学生20人),他们分别来自全国938所中学;同时招收了来自海外34个国家和地区的330名留学生,及软件工程二学位学生150人。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录取本科新生873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850人、港澳台学生23人);另录取来自1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62人。此外,北京大学与空军、海军联合培养双学籍飞行学员录取工作正在进行,预计录取20余人。
校本部内地学生中,理工类考生占比58.2%,文史类考生占比31.7%,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不分文理)占比10.1%。男女生比例接近6:4,与往年持平。来自西部地区省份的学生约占23%,农村地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学生约占15%;少数民族学生约占11%,他们来自水族、佤族、锡伯族、土族、畲族、羌族、黎族、哈萨克族、彝族、白族等24个少数民族。今年,新生绝大多数都是“00后”,约占总人数的80%。其中年龄最小的两位新同学出生于2003年,今年刚满15 周岁。在报到当天,来自北京八中的王子仪等17位新同学迎来了自己的18岁生日。
![](/uploads/allimg/180901/1-1PZ1093614Y7.png)
学科竞赛录取方面,2017年共有260人参加五大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国家集训队并取得保送资格,其中140人保送北大;数学、物理、化学三大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国代表队共有13人获得金牌,其中11 人选择保送北大。
二、顶尖学子青睐北大,志愿选择不忘初心
今年,报考北大的考生较往年而言专业目标更为明确,他们大多都有清晰的兴趣爱好,对北大专业设置和培养理念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面对诸多高校的橄榄枝和“热门”专业的吸引,也都能保持冷静思考,将个人专业选择同未来的长远发展规划相结合,在志愿选择阶段表现坚定。
基础学科再掀热潮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绝大多数的应用学科都是在基础学科上的衍生学科,学好基础学科,意味着在未来发展中更具潜力和后劲,可以厚积而薄发。北京大学文理学科并重,雄厚的基础学科实力在2018年高招中再次掀起热潮。
今年北京大学“数学英才班”首次招生,录取了来自全国各省份共20名考生。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陈远洲和徐浩轩都非常热爱数学,从高一开始就奔赴赛场,曾分别在高一、高二年级以北京市第三名、第八名的成绩进入省队,斩获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CMO)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就这样,凭借着对数学的热忱和辛勤的耕耘,他们顺利通过“数学英才班”选拔,将进入数学科学学院深造。
交叉学科备受青睐。当今的思想、科学和技术领域中,很多新发现、新突破恰恰发生在学科交叉点上。在北京大学未来学科发展中,学科交叉是必然趋势,也是新的增长点。作为全国通识教育的先行者和北大本科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元培学院在探索学科交叉方面始终走在前列。近年来,元培学院开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整合科学”、“政治、经济与哲学”、“古生物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等交叉学科专业,并且在弹性学制、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导师配置、书院制住宿等方面建立起了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得到越来越多优秀考生的认可。
二、顶尖学子青睐北大,志愿选择不忘初心
今年,报考北大的考生较往年而言专业目标更为明确,他们大多都有清晰的兴趣爱好,对北大专业设置和培养理念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面对诸多高校的橄榄枝和“热门”专业的吸引,也都能保持冷静思考,将个人专业选择同未来的长远发展规划相结合,在志愿选择阶段表现坚定。
基础学科再掀热潮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绝大多数的应用学科都是在基础学科上的衍生学科,学好基础学科,意味着在未来发展中更具潜力和后劲,可以厚积而薄发。北京大学文理学科并重,雄厚的基础学科实力在2018年高招中再次掀起热潮。
今年北京大学“数学英才班”首次招生,录取了来自全国各省份共20名考生。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陈远洲和徐浩轩都非常热爱数学,从高一开始就奔赴赛场,曾分别在高一、高二年级以北京市第三名、第八名的成绩进入省队,斩获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CMO)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就这样,凭借着对数学的热忱和辛勤的耕耘,他们顺利通过“数学英才班”选拔,将进入数学科学学院深造。
交叉学科备受青睐。当今的思想、科学和技术领域中,很多新发现、新突破恰恰发生在学科交叉点上。在北京大学未来学科发展中,学科交叉是必然趋势,也是新的增长点。作为全国通识教育的先行者和北大本科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元培学院在探索学科交叉方面始终走在前列。近年来,元培学院开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整合科学”、“政治、经济与哲学”、“古生物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等交叉学科专业,并且在弹性学制、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导师配置、书院制住宿等方面建立起了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得到越来越多优秀考生的认可。
![](/uploads/allimg/180901/1-1PZ109431Y13.png)
2017年9月,在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北大有41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入选数量居全国高校之首,这也为北大促进学科交叉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元培学院模式探索的基础上,北大还设立了包括“图灵班”在内的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外国语学院和考古文博学院在人文基础学科领域成立了“中国古典学项目”和“西方古典学项目”,社会学系与哲学系也新近启动了“思想与社会”本科生教学项目。来自南阳内乡高中的赵品学对未来进入燕园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希望能在北大接受到‘跨学科’、‘多样化’的培养,找到一条个性化的成长之路;希望能在北大,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索、发现和创造。”
人文社科成为热门
所谓学科“冷和热”、专业“优和劣”都是随着社会的认知逐渐发生改变。在北大招生老师耐心细致地宣传指导下,考生们越来越能够从自己的兴趣、意愿和能力出发,独立地选择发展方向,那些曾经被认为是“冷门”学科的考古、社会等学科,也正逐渐成为广大考生的“新宠”。
理科是北大的根,文科是北大的魂。百廿年的积淀下,北大人文社科类学科拥有不可撼动的坚实根基和文化底蕴,也是文科考生梦寐以求的学术圣殿。来自北京市第二中学的文科生曹婧怡同学高考取得了713分的优异成绩,并选择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受家庭的影响,她从小对法律耳濡目染,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律的力量与不足。“我想做一个这样的人——告诉大家这个社会有哪些值得去改变、需要被改变的事情,让社会变得更好”。
人文社科成为热门
所谓学科“冷和热”、专业“优和劣”都是随着社会的认知逐渐发生改变。在北大招生老师耐心细致地宣传指导下,考生们越来越能够从自己的兴趣、意愿和能力出发,独立地选择发展方向,那些曾经被认为是“冷门”学科的考古、社会等学科,也正逐渐成为广大考生的“新宠”。
理科是北大的根,文科是北大的魂。百廿年的积淀下,北大人文社科类学科拥有不可撼动的坚实根基和文化底蕴,也是文科考生梦寐以求的学术圣殿。来自北京市第二中学的文科生曹婧怡同学高考取得了713分的优异成绩,并选择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受家庭的影响,她从小对法律耳濡目染,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律的力量与不足。“我想做一个这样的人——告诉大家这个社会有哪些值得去改变、需要被改变的事情,让社会变得更好”。
![](/uploads/allimg/180901/1-1PZ1094415V7.png)
北大招办负责人表示,选择大学是人生中做出的一个重要决策,考生们能够不忘初心,面对复杂环境理性做出判断,相信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面对每一次重要抉择,都同样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一直坚持内心的志向,成为在各行各业起引领作用、对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人。
三、完善多元选拔机制,深化高考招生综合改革
2018年,北京大学招生工作在以往基础上,积极配合高考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实现从被动单纯录取高分学生向主动多样化选拔最适合北大培养的优秀学生的转型。北大招生工作的使命,是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选拔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为建成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自主选拔体系日趋完善,多元评价广获好评
自主选拔是高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招生环节的重要体现,也是招收适合大学培养的学生的重要途径。北京大学招办负责人表示,北大不断探索完善人才评价与选拔体系,一直坚持为考生提供一个舞台,而非仅仅一张试卷,测试的目的绝不是单纯的考核,而是让考生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综合素养,并且有机会和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面对面交流,使考生在测试的过程中提升学识、视野和能力。
今年,北京大学共收到各类自主选拔申请材料3万多份,共有6000多名学生通过初审并参加复试。复试主要通过笔试和面试两种方式进行。笔试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学业能力和学习潜质,面试侧重于考查学生的个人志趣、逻辑思考与批判性思维、领导力和人文情怀等。为了通过自主招生选拔出真正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北大实行了多样化、个性化的测试,提供了“量身定制”的考核方式。
三、完善多元选拔机制,深化高考招生综合改革
2018年,北京大学招生工作在以往基础上,积极配合高考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实现从被动单纯录取高分学生向主动多样化选拔最适合北大培养的优秀学生的转型。北大招生工作的使命,是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选拔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为建成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自主选拔体系日趋完善,多元评价广获好评
自主选拔是高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招生环节的重要体现,也是招收适合大学培养的学生的重要途径。北京大学招办负责人表示,北大不断探索完善人才评价与选拔体系,一直坚持为考生提供一个舞台,而非仅仅一张试卷,测试的目的绝不是单纯的考核,而是让考生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综合素养,并且有机会和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面对面交流,使考生在测试的过程中提升学识、视野和能力。
今年,北京大学共收到各类自主选拔申请材料3万多份,共有6000多名学生通过初审并参加复试。复试主要通过笔试和面试两种方式进行。笔试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学业能力和学习潜质,面试侧重于考查学生的个人志趣、逻辑思考与批判性思维、领导力和人文情怀等。为了通过自主招生选拔出真正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北大实行了多样化、个性化的测试,提供了“量身定制”的考核方式。
![](/uploads/allimg/180901/1-1PZ1094J2104.png)
主动融合高考改革,探索高招新模式
此外,今年北大继续在浙江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在上海市继续实施“博雅计划”招生,在高考改革地区探索建立科学的具有北京大学特色的人才评价和人才选拔机制。按照招生计划,85名浙江学子和50名上海学子在测试种脱颖而出,顺利被北京大学录取。
今年的测试依然设立了单独的笔试和面试,选派顶尖的专家阵容对考生进行深度考核。专家委员会就命题导向、政策细节、具体实施等过程精心打磨设计,并与新高考指导思想紧密结合,使选拔理念更具人文性,力争实现选才从“招分”向“招人”的进一步转变。一位连续多年参与面试工作的专家在测评结束后表示,“虽然每年考查的内容因时而异,但北大人才选拔的理念是一以贯之的,每年他都能欣喜地看到考生们能够根据所学、所见、所感、所思对测试题目进行多角度的作答,专家们进行评判的过程中也与考生进行着有益的交流、探讨和启发,虽然面试时间有限,却是一次深入了解和交流的机会,也是教学相长的机会。”从实践来看,这种综合评价模式在高考改革试点地区取得很良好的效果,推动了试点地区改革政策的平稳落地。当前,越来越多的省份正陆续加入高考改革队伍中,北大也将继续探索和完善这种选拔方式,为更多高考改革省份提供有益探索。
此外,在今年的自主选拔的资格审核中,北大继续坚持精挑细选和对考生负责的原则,根据北大的人才培养理念和需求,设定了严格的标准,每一名学生的申请材料都经历多轮审查,各个审查环节的多名专家根据北大的人才选拔评价标准,结合学生的理想抱负、高中学业成绩、参与社会服务情况、获得各类奖励情况以及个人特点等方面独立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评审意见。同时,按照教育部“五严格”的要求,不断加强审查力度,完善审查程序,健全测试流程,面试评委从800多位面试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面试前通过抽签确定考场,考生在入场前也以抽签的方式随机确定考场,所有的测试均全程录像,确保了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
四、高度关注教育公平,助力寒门圆梦北大
心系寒门学子,使其燕园梦想不因贫困而黯淡,是北京大学招生工作历来的坚守。北京大学始终高度关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考生的利益,在招生政策上不断的加大倾斜力度。
为了确保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顺利入学,招生老师针对每一位来自贫困家庭的考生,都详尽细致地为其介绍北大的学生资助体系,针对考生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申请奖助学金。北大学生资助中心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联系所有的“筑梦计划”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考生,了解情况,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给予资助,认真履行“决不让任何一名优秀学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的承诺。为帮助每一位寒门学子成长成才,北京大学建立了从入学、在校到毕业的全方位、全过程、个性化的“学生资助体系”,通过精致化、个性化绿色成长方案,“燕园领航”、“燕园携手”、“文明接力”等计划和特色项目的实施,不仅为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上的帮助,更提供精神上的关爱和能力上的锻炼。
此外,今年北大继续在浙江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在上海市继续实施“博雅计划”招生,在高考改革地区探索建立科学的具有北京大学特色的人才评价和人才选拔机制。按照招生计划,85名浙江学子和50名上海学子在测试种脱颖而出,顺利被北京大学录取。
今年的测试依然设立了单独的笔试和面试,选派顶尖的专家阵容对考生进行深度考核。专家委员会就命题导向、政策细节、具体实施等过程精心打磨设计,并与新高考指导思想紧密结合,使选拔理念更具人文性,力争实现选才从“招分”向“招人”的进一步转变。一位连续多年参与面试工作的专家在测评结束后表示,“虽然每年考查的内容因时而异,但北大人才选拔的理念是一以贯之的,每年他都能欣喜地看到考生们能够根据所学、所见、所感、所思对测试题目进行多角度的作答,专家们进行评判的过程中也与考生进行着有益的交流、探讨和启发,虽然面试时间有限,却是一次深入了解和交流的机会,也是教学相长的机会。”从实践来看,这种综合评价模式在高考改革试点地区取得很良好的效果,推动了试点地区改革政策的平稳落地。当前,越来越多的省份正陆续加入高考改革队伍中,北大也将继续探索和完善这种选拔方式,为更多高考改革省份提供有益探索。
此外,在今年的自主选拔的资格审核中,北大继续坚持精挑细选和对考生负责的原则,根据北大的人才培养理念和需求,设定了严格的标准,每一名学生的申请材料都经历多轮审查,各个审查环节的多名专家根据北大的人才选拔评价标准,结合学生的理想抱负、高中学业成绩、参与社会服务情况、获得各类奖励情况以及个人特点等方面独立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评审意见。同时,按照教育部“五严格”的要求,不断加强审查力度,完善审查程序,健全测试流程,面试评委从800多位面试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面试前通过抽签确定考场,考生在入场前也以抽签的方式随机确定考场,所有的测试均全程录像,确保了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
四、高度关注教育公平,助力寒门圆梦北大
心系寒门学子,使其燕园梦想不因贫困而黯淡,是北京大学招生工作历来的坚守。北京大学始终高度关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考生的利益,在招生政策上不断的加大倾斜力度。
为了确保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顺利入学,招生老师针对每一位来自贫困家庭的考生,都详尽细致地为其介绍北大的学生资助体系,针对考生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申请奖助学金。北大学生资助中心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联系所有的“筑梦计划”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考生,了解情况,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给予资助,认真履行“决不让任何一名优秀学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的承诺。为帮助每一位寒门学子成长成才,北京大学建立了从入学、在校到毕业的全方位、全过程、个性化的“学生资助体系”,通过精致化、个性化绿色成长方案,“燕园领航”、“燕园携手”、“文明接力”等计划和特色项目的实施,不仅为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上的帮助,更提供精神上的关爱和能力上的锻炼。
欢迎2019年考生及家长扫码咨询,了解三位一体面试更多内容
咨询微信:swytms
三位一体公众号:sanweiyiti_org
![](/uploads/allimg/180210/1-1P210155I64P.jpg)
咨询微信:swytms
三位一体公众号:sanweiyiti_org
![](/uploads/allimg/180210/1-1P210155I64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