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届考生必看!详解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如何实现“低分上名校”,附2021年招生流程预测

发布时间:2020-09-07 14:44:45    阅读量:

新高考改革后,高考不再是入学的唯一渠道,近年来,综合评价作为高校招生的主要途径,也受到了许多家长和考生的广泛关注。综合评价作为高考辅助招生途径之一,也是一个促使考生实现低分上名校的机会。为帮助2021/2022届考生及更多高中学生们想提前了解名校升学路径并作出相应规划,小编为大家详解一些有关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重要信息,包括实施范围、招生条件、申请材料、招生流程等,供参考。
 
综合评价是各校自主选拔人才的一种特殊招生方式,综合评价录取不仅仅取决于考生的高考成绩,而且会采用系统规范的方法来实施,结合考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校综合能力测试成绩以及学校专业特色等多个指标、多个单位进行综合评价,其中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60%。

2020年,部分省份高校的综合评价招生政策有一定调整,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将高考成绩占比由60%上调至75%,上海及山东省部分高校直接将高考成绩占比提升至85%,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在广东省的综合评价招生还把校测时间安排在了高考出分之后。结合2020年全国各省市的综合评价招生情况来看,总共归纳总结出以下四个突出特点:
①实施区域不断扩大:目前,针对单一省份招生的院校,如浙江、江苏、山东、上海、广东等地区实施综合评价招生的院校较多,针对多省份招生的院校招生区域也不断扩大,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
②实施院校层次广:综合评价招生院校既包括高水平院校,如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也包括各个省属本科院校。2020年实施综合评价招生的院校超过100所。
③适应人群范围大:在综合评价报名申请时,对考生的成绩要求并没有强基计划那么严格,考生成绩达到一本线左右即可,而且在五大学科竞赛以及科创类赛事中获奖的考生是可以得到一定分数优惠的。
④注重综合成绩:综合评价录取更加侧重综合成绩,考生高考成绩在综合成绩中的占比约为60%-85%,学校综合测试成绩占15%,其实有些高校综评招生将综合成绩比重定得与强基计划招生有些相像。

 
第一类:综合成绩优秀
综合成绩优秀是报考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前提条件,无论是传统的6:3:1模式,还是今年部分高校调整的85:15和7:3模式,高中成绩排名靠前的考生在报名中占有绝对优势,重点高校在综合评价招生简章中也明确要求考生的综合成绩排名。
在各高校对于综评报考的具体条件上,一方面是对考生高考成绩的要求,须达到本科第一批最低省控制分数线,另一方面是强调考生高中阶段的平时成绩,如北京外国语大学2020年综合评价申请报名要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成绩在年级同科类排名前10%以内,并且语文和外语成绩均在同科类排名的前5%以内。

第二类:学考成绩合格
除在意考生的综合成绩外,2020年综评实施高校对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要求有不同,最低要求为学考科目全部合格,有部分高校单独设限如:南京大学2020年要求江苏考生两门选修科目等级最低为AA;中山大学2020年要求广东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须达到AAB及以上。

第三类:竞赛类考生
在2020年综合评价报考时,部分高校规定考生在满足成绩的要求的基础上,若还拥有竞赛类奖项者,学考成绩要求可适当放宽。在此,竞赛类具体认可的奖项包括,理科五大学科竞赛、英语类竞赛、作文类竞赛、科创类奖项和其它类奖项。

第四类:思想品德突出
高校综合评价认可在思想品德方面表现突出的考生报考,主要集中实施在江苏和浙江省属高校。思想品德突出主要表现为:获得地级市(含)以上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荣誉称号、高中阶段获得地级市(含)以上、各种思想道德品质类奖励或荣誉。

第五类:艺术、体育类特长生
高校综合评价对艺术、体育类特长生的招生要求集中体现在,浙江省属高校认可浙江考生的特长奖项。典型如浙江海洋大学综合评价招生条件:
艺术特长类--参加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音乐舞蹈类(声乐、器乐、舞蹈)和美术类(书法、绘画、摄影、设计)艺术特长测试并获得A级证书。
体育特长类(限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网球、羽毛球、田径、游泳、健美操、跆拳道)--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证书;或中学阶段在浙江省中学生运动会、浙江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个人项目前6名(集体项目为前3名)或二等奖及以上;或中学阶段在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中学生体育赛事中获个人项目前8名(集体项目为前6名)或二等奖及以上。

第六类:具备一定外语水平
因中外合作高校外语教学特点的原因,部分高校会在综评招生时有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或进行过相关语言的测试。如2020年西交利物浦大学要求报考的江苏考生具有优异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北京外国语大学对考生的“优秀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比较看重,在考生综合成绩优秀的基础上,英语成绩突出更具竞争优势;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测要进行外语测试等。

 
综合评价实施区域目前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一对多,一个高校面向多地进行招生,如南科大、上纽大等;另一种是一对一,省份单独实施,一般是本省高校针对所在省份学生招生,如上海市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等。

作为上海顶尖的一流大学——以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为例,2020年有近90%的招生计划都放在了综合评价,通过综评招生的名额有1310人,与上海其他高校综评招生相比,招生趋势更为明显(见下图)。因此,想要通过“低分”上这两所名校的考生们,可以尽量选择报考综合评价招生途径,通过综评录取的考生高考成绩相比普通批录取的考生分数会较低一些。


此外,通过从2019-2020年山东省综合评价报考数据来看,整体呈上升趋势,不仅报名人数增加了,录取人数也在大幅度提高,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的综合评价录取对比数据表现更为明显,未来综评将成为更多考生进入高校的优选途径。


与其他特殊招生计划一样,从三月底到四月初开始,拥有综合评价招生资格的高校会陆续发布最新招生简章。一般在四月中旬开放网上报名,报名材料经审核后,在五月上旬左右,考生们可在官网平台搜索到能进入初审的考生名单。直至六月中旬左右,各高校会集中组织考生前往高校进行校测。校测后、高考成绩公布前,高校会公示获得录取资格的考生名单,获得录取资格的考生在所在省市综合评价对应批次填报志愿,等待高校提档录取。2021年综合评价招生流程及时间预测如下:


 综合评价面试,“码”上咨询:swyt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