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考生必读:2020年志愿填报中出现的失误汇总
发布时间:2021-05-19 12:00:28 阅读量:
一、防止退档 ·
退档是指录取后,因身体条件、单科成绩等不符合学校或专业要求,又不录取了。
应对方法:
防止退档的方法有两个:
① 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每年高考生都会进行体检,体检后会发给学生一个反馈单,里面有写明体检结果对应不可或不宜报考类别,大家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就知道哪些专业不可/不适合报考了。
② 看招生章程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还是要看清楚所填报高校招生章程、报考条件等要求(如身体条件、单科成绩、学考等级、外语要求、性别等),比如医学类专业对色盲有所要求,在填报完志愿后务必对照学校招生简章的要求进行核对,以免被退档。
二、防止滑档 ·
每年都会出现大批量滑档考生,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
滑档是指80个志愿都没有被录取,其原因是80个志愿设置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会把握每一个机会,80个志愿项未填满。
二、考生对志愿填报认知不足,80个志愿项填报没有梯度(冲稳保)。
三、考生及家长填前准备不足,只会参考往年分数、位次,而不考虑目前形式下的实际情况。
应对方法:
1、80个志愿尽量填满,实在填不满,建议可以多冲刺一些。两种情况下可不填满:
① 除了填的志愿,其他的院校/专业都不去,宁愿复读
② 位次特别靠前,已填的志愿招生计划数之和超出了考生位次
③ 保的志愿特别牢靠,一定能被录取
2、80个志愿项一定要考虑冲稳保三种类型,从第一个志愿项到最后一个志愿项应从最想上到一定能上,拉开位次区间,形成梯度。
其中,冲的部分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程度来确定顺序;
稳的部分,首先考虑和自己位次相匹配的学校,其次可以按照喜欢程度来确定;
保的部分确保自己一定能上,尤其是第78/79/80个志愿项,一定要尽量低,除非你考虑去复读。
提醒:根据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将从您第一个志愿开始依次检索,一旦该志愿投档成功,后续志愿都作废,所以,把自己喜欢的,最想去的专业往!前!填!
3、考前一定要充分准备,可以先根据孩子的成绩,筛选出可以报考的院校/专业范围,提前了解学校相关情况,同时需考虑当年情况变化等因素,例如:今年选考物理的学生可以大胆冲刺。
三、认清院校性质 ·
大学的性质分为4种,分别是公办院校、独立院校、民办院校、中外合作办学。
注意:中外合作办学分两种,一种是中外合作院校,即这个学校自身和某个国外大学联办,例如浙江省内的宁波诺丁汉大学和温州肯恩大学;一种是中外合作专业,即学校的某个专业和国外大学合作,例如:浙江工业大学的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从学费来说,一般是公办院校<独立院校<民办院校<中外合作办学
从录取分数来说,一般是公办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独立院校>民办院校
应对方法:
1、看招生章程。招生章程中会明确写明院校性质。
2、看招生计划。招生计划中会对院校性质进行备注。
3、在考试院填报系统中确认。考试院正式填报系统中,黑色是公办院校,独立/民办院校是蓝色,专科专业为红色。
提醒,今年年底独立院校将进行转设,也就是说独立院校要转为公办院校、民办院校或停止办学,目前浙江省内独立院校转设情况如下:
浙大城市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已成功转设为公办本科高校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公办院校,更名为嘉兴南湖学院)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公办院校,更名温州理工学院)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公办院校,更名湖州学院)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公办院校,拟更名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四、知道新一段线不是本科线 ·
经常碰到老师/家长/学生说:上了新一段线,能读哪些本科院校?
答案是:新一段线是原来的二段线,往年二段线上靠后考生没有本科读!!!
那多少分可以读本科呢?
非特殊情况,一般要在520分及以上才有本科读。
2020年,只要选考物理就有本科可读。
五、明白录取规则 ·
经常性会被问:
我是不是只要填跟往年分数差不多的学校/专业就行了?
我是不是要把最能录取的放在前面?
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我填在前面,他填在后面,为什么他被录?
我们分数一样,为什么录他不录我?
……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因为大家不了解高考录取规则。
对整个录取而言,不同考生之间,位次很重要,位次在前的考生,其填报志愿先被投档;但对同一考生而言,80个志愿的顺序很重要,按照填的志愿顺序依次投档,一旦招生计划数还有,考生即被录取,后续志愿作废。
六、盲目依据就业率选择专业 ·
依据就业率选择专业,是对的。毕竟,我们上大学最终的目的是找个好工作。
但不能只依据就业率选择专业,还需考虑三方面:
一是孩子自身情况;
二是专业实际情况;
三是专业未来发展趋势。
解决办法:
1、了解孩子自身特质。
孩子自身特性包括: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个人能力所及、个人身体条件等4个方面,每个方面都需清楚知道,然后和未来的职业对比,看是否合适以及孩子是否有兴趣。
比如:一个孩子性格开朗,但做事丢三落四,家长却让孩子选择会计专业。但会计专业需要细心度,孩子肯定是不适合的。
需注意的是,选择的专业不能违背了孩子意愿。
2、知道专业实际情况。
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
3、知道专业未来发展趋势。
就业率高的专业,一般相对热门,但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即使侥幸被院校录取,由于热门专业里人才济济,自己实力不是很强,在就业选择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占得优势,抢得先机。
再有,热门专业也是有时效性,报考的时候热门,不代表毕业时也热门。
正确的做法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孩子更为有利。
退档是指录取后,因身体条件、单科成绩等不符合学校或专业要求,又不录取了。
应对方法:
防止退档的方法有两个:
① 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每年高考生都会进行体检,体检后会发给学生一个反馈单,里面有写明体检结果对应不可或不宜报考类别,大家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就知道哪些专业不可/不适合报考了。
② 看招生章程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还是要看清楚所填报高校招生章程、报考条件等要求(如身体条件、单科成绩、学考等级、外语要求、性别等),比如医学类专业对色盲有所要求,在填报完志愿后务必对照学校招生简章的要求进行核对,以免被退档。
二、防止滑档 ·
每年都会出现大批量滑档考生,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
滑档是指80个志愿都没有被录取,其原因是80个志愿设置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会把握每一个机会,80个志愿项未填满。
二、考生对志愿填报认知不足,80个志愿项填报没有梯度(冲稳保)。
三、考生及家长填前准备不足,只会参考往年分数、位次,而不考虑目前形式下的实际情况。
应对方法:
1、80个志愿尽量填满,实在填不满,建议可以多冲刺一些。两种情况下可不填满:
① 除了填的志愿,其他的院校/专业都不去,宁愿复读
② 位次特别靠前,已填的志愿招生计划数之和超出了考生位次
③ 保的志愿特别牢靠,一定能被录取
2、80个志愿项一定要考虑冲稳保三种类型,从第一个志愿项到最后一个志愿项应从最想上到一定能上,拉开位次区间,形成梯度。
其中,冲的部分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程度来确定顺序;
稳的部分,首先考虑和自己位次相匹配的学校,其次可以按照喜欢程度来确定;
保的部分确保自己一定能上,尤其是第78/79/80个志愿项,一定要尽量低,除非你考虑去复读。
提醒:根据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将从您第一个志愿开始依次检索,一旦该志愿投档成功,后续志愿都作废,所以,把自己喜欢的,最想去的专业往!前!填!
3、考前一定要充分准备,可以先根据孩子的成绩,筛选出可以报考的院校/专业范围,提前了解学校相关情况,同时需考虑当年情况变化等因素,例如:今年选考物理的学生可以大胆冲刺。
三、认清院校性质 ·
大学的性质分为4种,分别是公办院校、独立院校、民办院校、中外合作办学。
注意:中外合作办学分两种,一种是中外合作院校,即这个学校自身和某个国外大学联办,例如浙江省内的宁波诺丁汉大学和温州肯恩大学;一种是中外合作专业,即学校的某个专业和国外大学合作,例如:浙江工业大学的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从学费来说,一般是公办院校<独立院校<民办院校<中外合作办学
从录取分数来说,一般是公办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独立院校>民办院校
应对方法:
1、看招生章程。招生章程中会明确写明院校性质。
2、看招生计划。招生计划中会对院校性质进行备注。
3、在考试院填报系统中确认。考试院正式填报系统中,黑色是公办院校,独立/民办院校是蓝色,专科专业为红色。
提醒,今年年底独立院校将进行转设,也就是说独立院校要转为公办院校、民办院校或停止办学,目前浙江省内独立院校转设情况如下:
浙大城市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已成功转设为公办本科高校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公办院校,更名为嘉兴南湖学院)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公办院校,更名温州理工学院)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公办院校,更名湖州学院)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公办院校,拟更名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四、知道新一段线不是本科线 ·
经常碰到老师/家长/学生说:上了新一段线,能读哪些本科院校?
答案是:新一段线是原来的二段线,往年二段线上靠后考生没有本科读!!!
那多少分可以读本科呢?
非特殊情况,一般要在520分及以上才有本科读。
2020年,只要选考物理就有本科可读。
五、明白录取规则 ·
经常性会被问:
我是不是只要填跟往年分数差不多的学校/专业就行了?
我是不是要把最能录取的放在前面?
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我填在前面,他填在后面,为什么他被录?
我们分数一样,为什么录他不录我?
……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因为大家不了解高考录取规则。
对整个录取而言,不同考生之间,位次很重要,位次在前的考生,其填报志愿先被投档;但对同一考生而言,80个志愿的顺序很重要,按照填的志愿顺序依次投档,一旦招生计划数还有,考生即被录取,后续志愿作废。
六、盲目依据就业率选择专业 ·
依据就业率选择专业,是对的。毕竟,我们上大学最终的目的是找个好工作。
但不能只依据就业率选择专业,还需考虑三方面:
一是孩子自身情况;
二是专业实际情况;
三是专业未来发展趋势。
解决办法:
1、了解孩子自身特质。
孩子自身特性包括: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个人能力所及、个人身体条件等4个方面,每个方面都需清楚知道,然后和未来的职业对比,看是否合适以及孩子是否有兴趣。
比如:一个孩子性格开朗,但做事丢三落四,家长却让孩子选择会计专业。但会计专业需要细心度,孩子肯定是不适合的。
需注意的是,选择的专业不能违背了孩子意愿。
2、知道专业实际情况。
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
3、知道专业未来发展趋势。
就业率高的专业,一般相对热门,但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即使侥幸被院校录取,由于热门专业里人才济济,自己实力不是很强,在就业选择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占得优势,抢得先机。
再有,热门专业也是有时效性,报考的时候热门,不代表毕业时也热门。
正确的做法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孩子更为有利。
- 文章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