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新高考形式下,进入985、211大学到底有多难?

发布时间:2018-10-23 10:42:19    阅读量:

      近年来,随着自主招生及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等录取方式的渗透率越来越高,高考从原来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变成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立交桥,如何规划高考变得至关重要。作为对新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综合评价招生方式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在学习好基本课程的同时,也要根据自身兴趣培养学科特长。

      新高考形势下,高考录取将依据高考统考成绩、高中学考成绩及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来衡量。从中萌发出五种新型考试,一起跟着优朗小编来看看具体是哪五种?新在何处?
1、高中学考合格性考试

      根据各地公布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在改革后,高中学考合格性考试将包括13-14门: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其中前9门是传统学考科目,现行的高中学考就已经有了,后4-5门为新增科目。
考试对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
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为命题依据。传统9门以纸笔闭卷考试为主;逐步增加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操作测试、外语听力和口语的考试。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以笔试和实际操作(1-2项实际技能)相结合。体育与健康以实地素质或技能测试为主。
考试命题:省级教育考试部门负责制订各科考试说明,包括各科考试题型、命题原则、试卷结构、计分办法等。
2、高中学考等级性考试

      相较于合格性考试,高中学考的等级性考试变化很大也很具体,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志愿选择,也影响着中学教学和高校招生等多个方面,而且各地方案差异很大,可以说是新高考方案中最复杂、争议也最大的地方。
考试科目:目前多地方案都是3+3模式,但3+1+2模式也有地方在探讨。
(1)“3+3”是什么?

      “3+3”模式,也就是除了语数外三科外,学生们还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偏好等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中选出3门作为选考科目,于是产生了20种“风格各异”的选考方式。
(2)“3+1+2”又是什么?

      “3”指语数外三门必考科目,各科满分150分;“1”指在物理、政治两门科目中必选一门,计100分;“2”指在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或政治或物理)五门科目中任选2门,每门科目为100分,总分750分。它与“3+3”模式之前的区别在于“物理、政治”两科中增加了一门必选课。
      在“3+3”模式下,过多的选择其实对考生、家长和学校来说都会成为负担。而“3+1+2”这种做法在6门选修中固定1-2门作为必选项,相信对考生、家长和学校来说都会减轻很多压力。但这种模式还没有地方明文确定。
考试范围:等级性考试内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为命题依据。
考试命题:省级教育考试部门负责制订各科考试说明,包括各科考试题型、命题原则、试卷结构、计分办法等。不排除有的省份委托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等级性考试试题。
3、全国统一考试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除英语、日语、俄语外,还新增法语、德语、西班牙语)

      因新高考不再分文理,三大主科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数学不再分开命题。外语也不再是一次性考试,一年将有两次考试机会,可以取其中最高成绩计入高考。(请注意甄别两次机会是指听力两次,还是指笔试两次。从目前来看,大多省份都是听力两次机会,而笔试只有6月份统一高考的一次。)
考试内容:包括新课程标准中的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内容。
考试命题:新高考全面实施后,三大主科的命题权或全部收归教育部考试中心,但很可能继续保留3-4套不同试卷,用于不同地区。
▼语文命题趋势变化

      国家如今越来越重视母语和传统文化,对语文的重视将成为长期的政策倾向,所以在高考中语文的重要性将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并且阅读能力将成为语文考试的核心,阅读能力要求和阅读量将会提高,阅读材料的涉及面扩大,阅读题将更加注重考生的思辨性,形式也将更为复杂。此外,写作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重视,创作多种体裁形式文学作品的能力将成为考核的方向。而且,对于独立思考能力和个人观点的考查,也会逐步走进语文的命题中。
▼数学命题趋势变化

      由于取消了文理分科,改为统一命题,所以数学的难度相对来说将会有所下降。数学将会着重考查所有考生一般性的、共同的数学素养与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可能会将数学与文化交融起来,例如将史料与考题结合,考查数学的文化价值。注重数学思想的发掘,在综合问题的解决中,要找出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例如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与整合、特殊与一般、化归与转化、有限与无限、或然与必然。此外,数学将会重视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加入探究活动、数学建模活动,以及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实际应用。
▼外语命题趋势变化

      新高考改革后,听力是单独考试,在未来还要加入口语测试,听力与口语的比重将会不断提高(例如北京将会听力和口语将会提高到50分,也就是说卷面成绩只有100分了)。因此,学生们要重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4、自主招生考试

      新高考改革后,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在新生录取中所占的比例会逐步加大。2018年全国共有82.4万名考生报名参加自主招生初审,竞争非常激烈。未来自主招生将呈现报名人数越来越多、初审通过率越来越低、复试难度越来越大的趋势。
(1)自主招生笔试难度

      自主招生笔试难度一般高于高考、低于竞赛,部分高校笔试试题可能还会涉及到竞赛相关知识。
(2)自主招生笔试考核内容

      大多数高校考查数学、物理、语文,部分高校结合具体专业特色设置,会有附加的专业测试项目等。
      从2018年各高校自主招生笔试来看,自主招生笔试重点考查学生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文学文化水平、对时事热点的理解和各类文章的阅读水平等能力,在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备考时建议大家在高考范畴内先抓基础知识,注重通性通法建立知识体系,再做适当拔高延伸。此外,研究目标高校历年自主招生考试真题和高质量模拟题是准备自主招生笔试的关键。
5、三位一体综合评价

      所谓“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就是大学录取时用三个成绩来衡量: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评价测试成绩和高考成绩,然后按一定比例折合成综合成绩。例如不少学校的综合评价招生,考生录取分数计算采用下列办法:综合评价分=(高考成绩×60%)+(综合能力测试成绩×30%)+(高中学业成绩×10%)。
      从中可以看出,综合评价招生“综合”的意思不是说不看高考成绩,而是高考统考科目、综合评价测试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各项都算分,而高考成绩在其中仍然是占据较大比重的。
      想参加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同学,应当从高一就开始准备。因为新高考是“3+3”模式,除了语数外,其他学科从高一到高三都有学业水平考试,考过之后,成绩就成了定数,无法再改。努力考好在高中阶段的每一科,否则真到了高三再努力就为时已晚了。

•延伸阅读

      由于不同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名校在各地录取率参差不齐等原因,有些省份想要通过高考裸分考入名校的难度非常高。那么,985、211大学的高考难度和各地区的录取率究竟如何?一起来先睹为快!
1、2017年985/211大学在各省的录取率排行
2、2017年985大学各省录取难度系数排行
难度NO.1:录取率在1.10%—1.48%
省份:安徽、河南、贵州、山西、广东、广西、云南、江苏、四川、山东、甘肃、河北
难度NO.2:录取率在1.54%—1.88%
省份:内蒙古、江西、新疆、湖南、西藏、浙江、陕西
难度NO.3:录取率在2.01%—3.56%
省份:黑龙江、福建、重庆、湖北、辽宁、宁夏、青海、吉林
难度NO.4:录取率在4.29%—5.81%
省份:北京、上海、天津
3、2017年211大学各省录取难度系数排行
难度NO.1:录取率在2.74%—3.50%
省份:广东、甘肃
难度NO.2:录取率在4.10%—4.67%
省份:安徽、河南、浙江、河北、四川、山东、云南、湖南、广西、山西
难度NO.3:录取率在5.16%—6.67%
省份:湖北、贵州、江苏、福建、重庆、陕西、辽宁、内蒙古、江西、黑龙江
难度NO.4:录取率在7.76%—8.95%
省份:新疆、宁夏、吉林、
难度NO.5:录取率在:11.66%—13.99%
省份:青海、天津、西藏、上海、北京

      从2017年985、211高校在各省的录取排名可以看出,河南、安徽、广东的考生进入名校的概率特别低。而自主招生、三位一体的录取方式的出现则为这些地区品学兼优的考生们升入名校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

•名校自招面试题
1、新颖:人工智能、区块链
北京大学:未来机器人会创造诗和画,你怎么看?未来是电脑取代人工,还是人工取代电脑?
清华: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大学教师?人工智能怎么能更好地为教师行业服务?
2、深度:哲学思辨成考察重点
北京大学:针对“乐观者的世界是半满而非半空,悲观者的世界是半空而非半满”发表看法;谈谈对“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理解;颜色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知。
中山:谈谈“共享单车倒闭与并购潮”和“无人驾驶汽车致人死亡事故”的看法。
3、广度:传统文化、名人名言
北京大学:冯友兰说过:“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它无不如此”,结合“中国艺术在诗歌绘画方面暗示性比较强,不直接披露情感”这一点,根据作品谈谈看法。
南京大学:阐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72变”是实数还是虚数。

 

欢迎2019年考生及家长扫码咨询,了解三位一体面试更多内容
咨询微信:swytms
三位一体公众号:sanweiyiti_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