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基本信息及优势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18-12-03 12:10:00    阅读量:

一、学校基本信息
 
二、学校简介

1.历史沿革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


      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原复旦大学与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新的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协会成员、21世纪大学协会成员,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全国重点大学。

2.优势介绍


      根据中国校友会网2012中国大学全球亿万富豪校友排行榜:截至2011年,复旦大学拥有46位全球亿万富豪校友、21位中国政界英才校友、83位两院院士和60位杰出社会科学家校友。美国对其本土大学中外籍学生获得博士学位者(1999-2003)的本科毕业院校的统计数据显示,复旦大学毕业生获得美国学位的有626人,排全球前7位。

      在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公布的最新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复旦大学位列全球第40位。

三、学科介绍

1.学科设置


      复旦本科阶段的课程结构由通识教育、文理基础和专业教育三大板块组成。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核心课程、专项教育课程和选修课程。

      文理基础课程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经管、 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医学七组,为学生提供基础性、公共性和学术性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课程由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组成。目前,本科教学年开课种类3100余门、开课量5650门次,生均拥有课程0.46门次,班级规模在30人以下的课程达到总量的54%以上,开设全英文课程超过180门次,在全国高校中居领先位置。专业大类如下:
2.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20个,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9个。


      在最近一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复旦有12个学科位列全国前3,18个学科位列全国前5,入选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A类10个,B类17个;上海市Ⅰ、Ⅱ类高峰学科8个,牵头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电子科学与计算机的建设。近年来,学科建设以争创世界一流为目标,一批优势学科已在国际上崭露头角,17个学科进入ESI 全球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入榜全球前1‰,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最新全国学科评估排名前列学科如下:
四、科学研究

1. 科研平台

      全校有科研机构41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2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

2. 科研成果


      复旦大学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第一个ALGOL-60编译器,第一台X.25分组交换机,第一套因特网监控装备、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在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进展。医学科研的经费和项目数,已从两校合并初期的25%左右,增长到全校总量的一半。

      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申请中国专利671项,数量较2009年增长近30%。授权专利数量164项,全校累计有效专利(维持中)841项。已完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7项,为历年最高。全校2009年发表SCI论文1958篇,比上一年增长12.98%。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历年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学校2004—2008年共发表SCI论文7269篇。其中有2419篇论文在2009年被引用,共被引用9106次,平均被引次数1.25次,位列全国高校第一。被引用达10次以上的论文有26篇,也居全国高校之首。被引用论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33%,位居全国第二。

五、就业情况

1.毕业去向


      复旦大学 2016 届毕业生共 7590 人(不含高职生、港澳台学生及留学生)。按照学历分布,本科毕业生 2705 人,本科生就业率为97.23%。
2.就业单位性质及行业

      复旦大学 2016 届毕业生签约及合同就业人数为 3777 人,其中本科生 776 人、硕士生 2316 人、博士生 685 人。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三资企业、国有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企业等单位。
      本科生教育致力于培养具备跨学科视野和能力、能适应未来行业发展变迁的创新人才,毕业生跨专业就业的竞争优势明显。2016届本科毕业生签约就业与合同就业总人数为776人,其就业领域集中在现代专业服务业、IT/通信/电子/互联网及金融行业,就业人数超过本科生就业总人数的60%。

      就业人数比例在5%-10%之间的行业选择多元化更趋明显,主要为现代制造业、医疗卫生、教育/科研/培训、文化/传媒/出版等行业等。复旦大学通过推行大类招生和全过程的通识教育,提供广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为跨专业跨学科就业打下了必要基础。
 

      人工智能公司IPIN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复旦大学位列全国第4位。

六、招生相关


      2018年复旦大学本科招生继续采用复旦大学(国标代码10246)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国标代码19246)两个招生代码,并分别编制计划和录取。本科学历、学位证书的学校名称统一为“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着力促进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公平,优化生源结构,统筹考虑各地考生人数、生源质量和各专业就业情况等因素,确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2018年我校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的专业、人数及有关要求,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考试院、招生办公室等招生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招办”)编印的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和计划相关文件。

      经教育部批准,招生计划总数的1%作为预留计划,主要用于生源质量调控及同分数考生的录取。

      复旦大学(国标代码10246)录取的新生(除特别说明限制转专业外),可在进校后第一年或者第二年根据相关规定申请转专业;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国标代码19246)录取的新生(除特别说明限制转专业外),进校后申请转专业的范围限于医学类专业。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成绩的录取程序:

1. 省招办按复旦大学在当地的招生计划数和投档比例将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生源从高分到低分(含加分,加分政策见第九条)进行投档。具体的投档比例由复旦大学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际生源情况确定,原则上投档比例不超过120%。


      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原则上投档比例不超过105%。内蒙古自治区按分数优先原则(即“分数清”)进行投档,具体规则按照内蒙古教育招生考试信息中心相关规定执行。

      对达到复旦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的考生,按分数优先原则进行专业志愿录取。

      对达到复旦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但未进入专业志愿、且愿意服从所有专业调剂的考生作调剂录取。

      在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省招办可按非第一志愿考生(包括征集志愿)人数不超过招生计划剩余数的100%进行投档;若生源仍不足,复旦大学可以将剩余的招生计划调配至生源充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排录取。

      复旦大学外语类专业只招收高考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同时要求考生参加生源地省招办统一组织的英语口试并成绩合格。

      实施高考改革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规则和程序以省招办规定为准。

      在江苏省,报考复旦大学(国标代码10246)本科第一批次招生专业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两门选测科目的成绩等第须达到AA+,报考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国标代码19246)本科第一批次招生专业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两门选测科目的成绩等第须达到AA。高校专项“腾飞计划”、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和报考提前批招生专业的江苏考生两门选测科目的成绩等第须达到BB。

      复旦大学(国标代码10246)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保密管理、航空航天类、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俄语、朝鲜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及试验班招生大类(部分省市),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国标代码19246)的法医学、护理学(含助产士方向)、医学试验班(部分省市)等专业安排在提前批次录取。鉴于专业培养的特殊性,提前批次(含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批次)保密管理、俄语、朝鲜语、法医学、护理学(含助产士方向)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且入学后不实行校内转专业政策。

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学校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承担“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即“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学生。“国家专项计划”实行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录取。

综合评价录取政策: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等文件精神,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经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继续在上海市、浙江省实施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具体操作办法按照已公布的《复旦大学2018年上海市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招生简章》和《复旦大学2018年浙江省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暨“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简章》执行。

自主招生录取政策: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14〕18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格高校自主招生资格审查和考核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7〕8号)等文件精神,经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继续实施自主招生,具体操作办法按照已公布的《复旦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执行。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号)、《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8〕1号)等文件精神,经教育部批准,我校继续实施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农村学生的高校专项招生计划(即“高校专项计划”),具体操作办法按照已公布的《复旦大学2018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腾飞计划”招生简章》执行。

      复旦大学招收保送生,具体操作办法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7〕15号)、《复旦大学2018年外语类保送生体验营招生简章》等文件要求执行。

      复旦大学招收澳门保送生,具体操作办法按照已公布的《复旦大学2018年澳门地区保送生招生简章》执行。

      复旦大学招收澳门免试生,具体操作办法按照已公布的《复旦大学2018年澳门地区“四校联考”免试生招生简章》执行。

      招收台湾免试生,具体操作办法按照已公布的《复旦大学2018年台湾地区免试生招生简章》执行。

      招收香港免试生,具体操作办法按照已公布的《复旦大学2018年香港地区免试生招生简章》执行。

      复旦大学通过港澳台侨联合招生考试招收港澳台侨生,具体操作办法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复旦大学招收高水平艺术团,具体操作办法按照已公布的《复旦大学2018年高水平艺术团招生简章》执行。

      复旦大学招收高水平运动队,具体操作办法按照已公布的《复旦大学2018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执行。

加分政策:认可教育部和各省招办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给予考生的全国性加分政策。考生加分后投档,并可与我校优惠录取政策叠加。


      以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为依据,考生须据实上报健康状况。经复查,身体健康状况不符合专业学习要求的考生,学校将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和《复旦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等规定处理。

学费:按学分收取,按学年预收。各专业预收标准:大部分本科专业5000-6500元/学年•人,软件工程专业四年学费总计31000元/人。

住宿费:按实际住宿条件收取,约1200元/学年•人。

综合资助平台:我校提供奖学金、勤工助学、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经济资助平台,同时在新生入学报到时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开设绿色通道,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并提出申请的学生能获得不同方式的资助,以助其完成学业。

监督保障机制


      在实施本方案的过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结果公示。招生工作全程接受复旦大学监察处监督。
 

欢迎2019年考生及家长扫码咨询,了解三位一体面试更多内容
咨询微信:swytms
三位一体公众号:sanweiyiti_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