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学姐谈:浙江大学三一经验分享,笔试不刷人,面试为群面

发布时间:2019-07-09 17:24:17    阅读量:

      浙大三位一体考试主要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与其他学校不同,浙大三一由笔试到面试不会刷人,而是将这两部分的分数记到总分当中,最后确定录取名单。

      笔试文理不分开,考生挑选自己事先报名的三个科目进行考试。题量稍大,建议先浏览题目,三门科目考试做出一个大概的时间分配,并留出部分机动时间,以便于检查涂卡、验算等。

      英语科目考试对词汇量要求较大,对于一些较难较生僻的词语,可以利用词根和相似词进行联想,并不会太大程度影响阅读。

      数学大约是高考中偏难以及难的题目,但是没有太多的竞赛内容,分值大,得分快,效率高。建议先做自己会的数学题,而不要拘泥于一些难题。

      语文主要是课外的一些文学常识和理论储备,很难考前突击,还是以平时的阅读积累为主。

      浙大的面试形式主要采取多对多,同组一共有7个考生,对面也有多个老师,分别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暂以我们组为例,有英语论述题(论述人工智能的喜与忧,探讨九九六生活方式)、时政论述题(中美贸易战)、专业理解题(从哲学层面论述理性和感性,对“心”的理解)、个人介绍题(分别用三个词形容父母及你自己)。题型类型多样,考察考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建议考生尽量在回答问题中能抢得先机,尽早发言,加深考官对你的印象。

群面面试,我有一下几点心得体会:


1.从内心开始肯定自己——自信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很明显自信在面试当中非常重要。不论你在哪个平台,不论你在哪个地区,生活中总有大佬在你身边,或许他们的光芒有些晃眼,但是这并不是阻碍你展示自己的因素。你永远是某个范围某个层次的顶尖,所以在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时,尽可能给自己注入信心。在面试考场上,由内而外的自信会给面试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即使你的回答并没有那么完美,但是自信的状态,会尽可能减少老师对你细节瑕疵的追究。

2.熟悉流程,心中有数

      练习不是为了完全押中题目,更多的是让自己熟悉流程,有更恰当更自然的方式处理面试中的各种场景。特别是近些年大热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更是需要把握面试的进程与套路,不论是“破冰者”还是“领导者”,都需要考生对流程的了解与熟悉,然而这些内容,最好用适当的练习与及时的总结加以巩固。

3.体现思维的逻辑性与创新性

      浙大面试采取的是多对多小组面试,一组七个人,对面的老师会分别问几个问题,让同一组的同学回答,大家的回答交流就像日常交流,可以缓解单独面试的紧张感,但同时也难以避免大众化、没有记忆点的问题,所以为了尽可能有亮点,可以从创新和逻辑两方面加以突破。在当时的面试题目中,我尽可能会从多角度思考,角度可简单可复杂,比如英文评述996,大家都在论述它的弊端的时候,我提及了其中规律生活作息方式的可取之处,让我的回答略显丰满。同样的,老师让我们描述哲学中的“心(mind)”,我自己就从具体和抽象两个方面形容,运用了一些比喻,让回答稍微丰富一些。

      创新性方面,我主要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比如我把感性和理性的对立统一关系形容为数学中的双曲线,用图形中的靠近与远离以及渐进线的作用加以阐述),让回答的内容显得更有特色与新意。

      面试培训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应对考试,更在于它教会了我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的方法技巧,交流的艺术,将受益终身。

另提供给大家几个关于面试的小建议:

1.注重小细节,整齐正式的穿着,礼貌地敲门,坐着时把手自然地放在桌子上,离席时轻声推回座椅,这些内容虽然不是你面试谈话的内容,但却同样是面试过程的考察内容。

2.在表现自身的同时,要尊重他人。在某次面试考试中,同组的一位男生因为不停地抢机会说话,甚至打断他人发言,最终落得“禁言”的下场。

3.学会把握题目的核心,尤其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语言碰撞,难免会带着内容不断游走,但是主题千万不能偏离。比较明显的几次经历就是把中美贸易战,逐渐引申到了对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探讨,把选择通过互联网了解博物馆还是实地参观博物馆扯到了购买博物馆纪念品等内容,这些例子都是主题游走了,此时如果考生能够站出来,纠正论题,阐明论点,不仅能提现领导力,也可以让老师对你加深印象。

祝愿每位考生梦想成真,考入自己理想的学校~

欢迎2019年考生及家长扫码咨询,了解三位一体面试更多内容
咨询微信:swytms
三位一体公众号:sanweiyiti_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