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这个新兴领域专业有何亮点?对话毛俊雯教授,揭开我校“新专业”的面纱!
发布时间:2020-06-12 10:56:13 阅读量:
受访教授介绍
毛俊雯,博士,教授。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副院长、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负责人。199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热物理学士学位,2006年获浙江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起在湖州师范学院任教,主要讲授热力学统计物理、理论物理概论、大学物理和大学生科研训练等专业课程,曾四次获校级优秀班主任荣誉,现担任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负责人,兼职硕士生导师。2007年入选浙江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2013年获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称号。曾赴香港浸会大学非线性中心、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学术访问。近年来在Nat. Commun., ACS Synth. Biol.等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多篇,出版学术译著1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完成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1项。2016年获浙江省“千名好支书”荣誉称号,2017年获校第四届“陆增镛教师奖”,2019年获湖州市首届“教育工作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简介
专业特色: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前身是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经过近十年的专业建设,现已在专业定位、办学模式、教学平台和师资队伍四个方面形成自身特色。
△始业教育:学生参观新能源领域企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与君子之风人格修养,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具备光电转换、能源存储与利用等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量子力学、物理化学、电化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光电检测技术实验、C程序设计、工程制图CAD、可编程控制器(PLC)原理与应用、储能电池原理与工艺、太阳能电池、晶硅太阳电池工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综合实验、半导体照明材料与器件综合实验等课程。
就业去向:毕业后适合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或者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教授访谈
△毛俊雯教授(中)与学生
Q:毛教授,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作为我校新增的专业,目前的建设情况如何?有什么培养特色?
A:我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于2018年首次招生,2018、 2019级均为物理大类招生,2020 年开始面向全国独立招生。本专业的特色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
校内依托理学院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括基础物理实验室、光电子技术实验实训及技术服务中心、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验室、电子制作实验室以及学生科研平台(校级光电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五个部分;校外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平台,已经和天能集团、晶日照明、贝盛光伏等多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实践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师资队伍方面,本专业有专任教师19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分别具有凝聚态物理、光电子和材料科学等专业背景。所有专任教师均为博士,其中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6名、企业工作经历教师3名,另聘请4名新能源企业经理、工程师为专业兼职教师。
△学生实习
Q: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前身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本身也是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那么相比前身,我们的新专业有了怎样的改革创新?
A:(1)结合长三角区域经济结构变化,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定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主要面向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节能环保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明确以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
Q:毛教授,作为新兴产业,请问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我们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又是怎样的?
A:能源是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矿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的日益恶化,开发利用新能源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新能源、新材料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代表未来科技创新的重要发展方向,前景非常广阔。
就我们学校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而言,继续坚持校地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对接长三角区域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人才需求,全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打造在长三角区域有一定影响、一定水平、一定地位的特色专业。
Q:毛教授,我校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与其他学校相比具有哪些竞争优势呢?考生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的这个专业?
A:湖州地处长三角经济带的中心,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湖州坚持生态文明和绿色制造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周边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我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依托校地合作积极开展工程实训,定位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其它高校可形成区域互补和层次互补。另外,我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专业建设依托浙江省“十三五”物理学一流学科、浙江省“十三五”重点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和省精品在线课程群建设,所培养的本科生受到区域重点高校的认可,多名毕业生考取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理工等攻读硕士学位。
△学生参加照明设计大赛
Q:学生入学后,学校将开展哪些途径来提高本专业学生的能力呢?
A:本专业以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协同育人理念。具体抓手包括:以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项目导师制;以学生工程师素养培养为导向的工程实训。
Q:那么,今年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对招生对象有哪些要求呢?
A:欢迎对工程实践、创新训练感兴趣的,立志投身于新能源行业的有志青年报考我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Q:最后请毛教授为有意报考我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考生们送上一句寄语。
A:能源、材料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新能源、新材料是先进制造的关键。无论是光伏电池、汽车动力电池还是手机电脑等能量储存、能量转换设备,都离不开关键材料的突破和先进器件的设计开发。希望同学们树立自信,勇于实践,四年的专业学习你将成为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