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港浸大专业介绍 | 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2021-06-09 09:30:36    阅读量:

一、专业介绍

UIC人工智能专业旨在培养人工智能领域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等高水平专业人才。毕业生不但具有人工智能领域完善的知识结构及扎实的理论背景,同时还能够使用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各种来自企业和政府机构的实际问题。并且,本专业还将为有意向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大量的人工智能相关算法研究的机会和必要的应用开发技能的训练。

二、师资介绍

贾维嘉 讲座教授

贾维嘉校长是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比利时蒙斯理工学院科学博士。曾任香港城市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全职致远讲席教授、澳门大学讲座教授和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近年在顶级国际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0多篇、撰写了专著2部和参与了12部书籍的撰写。研究领域包括网络实体对象传感、人机物融合知识图谱构建与大数据处理、下一代无线通信协议,物联网。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

王庆国 讲座教授

王庆国讲座教授是南非国家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博士。1992-2015年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2015-2020年任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杰出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复杂系统的建模、估计、预测、优化, 控制及自动化等。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

张康 教授

张康教授于英国布莱顿大学取得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任访问副教授、副教授、和终身正教授(2000-2021),现在是该校的荣誉教授(Professor Emeritus)。他还是富布莱特杰出讲席教授(2019-2020)和ACM杰出讲者 (2018-2021)。张教授指导并毕业了20多名博士生,出版发表过8本论著和100多篇期刊论文。目前担任Journal of Visual Language and Computing等期刊的编委。研究领域包括可视化语言、图文法及其应用、计算美学、信息可视化、生成艺术、软件工程。

时红建 教授

时红建教授是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数学博士。时红建教授拥有多项国际专利,发表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30余篇。研究领域为图像与视频处理、医学图像的病理诊断与三维建模。

张慧 教授

张慧教授是浙江大学学士、硕士,香港大学博士。主持国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重大专项。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有顶级论文40篇、国家专利若干。

苏伟峰 教授

苏伟峰教授是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国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珠海特聘学者。研究领域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

王田 教授

王田教授是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CCF 物联网、CCF普适计算、CCF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会委员。发表论文200+篇,ACM/IEEE Transactions第一/通讯作者2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7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省级课题4项。研究领域包括物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

侯远坦 副教授

侯远坦副教授是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博士。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网络、人机互信算法、自动驾驶算法。

轩辕哲 副教授

轩辕哲副教授是北京大学学士、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校基本科研基金主持人。研究领域包括自动驾驶、深度学习、基于多车协同智能感知控制技术。

叶华军 副教授

叶华军副教授为北京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士、硕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统计学博士。研究领域包括纵向数据分析、统计建模以及大数据分析。

贺平 副教授

贺平副教授是四川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学士、香港浸会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博士。研究领域包括数据挖据、统计模拟、非参数分析、中药指纹图谱分析。

张展荣 副教授

张展荣副教授是香港城市大学数学系学士、硕士、博士。研究领域包括优化及条件数问题。

骆宗伟 副教授

骆宗伟副教授为美国佐治亚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研究领域包括大数据分析、运筹与优化、工业互联网。

赵静 副教授

赵静副教授为北京大学学士、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原微软亚洲工程院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搜索引擎、社交网络、数据挖掘。

Sunny Jeong 副教授

Sunny Jeong副教授是韩国忠北国立大学博士,有超过十五年教学经验。研究领域包括电子商务、商务智能、商务信息管理。

李树德 副教授

李树德副教授是香港大学学士、香港理工大学博士。研究领域:智能财务预测系统基于AI的Fintech系统、量子金融与应用、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等。

冯昕 助理教授

冯昕助理教授是香港大学博士。原爱尔兰Limerick大学任职高级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软件工程、软件测试。

李致远 助理教授

李致远助理教授是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博士。研究领域包括计算理论和数学图论。

陈蓉蓉 助理教授

陈蓉蓉助理教授是香港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研究领域包括人类的视觉:视觉动作控制、注意、光流、视觉美学;人类的意识:睡眠、冥想、心流;脑可塑性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

陈东龙 助理教授

陈东龙助理教授是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博士。研究领域包括密码系统的算法-硬件协同优化、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硬件加速、嵌入系统的计算算法、高速数字数据处理系统设计。

方子风 助理教授

方子风助理教授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士、美国布朗大学博士。有十五年研究经验,十余年美国博雅大学教学经验。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数学应用、系统分析与通信、计算流体力学等。

赵鹏飞 助理教授

赵鹏飞助理教授是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领域包括量化交易、推荐系统、信息检索 。


三、课程结构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学生需修读7门(共21学分)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分为专业一般选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学生可选修至多4门(12学分)专业一般选修课,至少3门(9学分)某一专业方向的选修课。
 
一般选修课

人工智能商业与金融方向

人工智能多媒体方向


四、毕业前景

人工智能专业是近年来最强势的新兴专业之一。经过数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为多个传统领域带来了巨大变革。因此,人工智能科学家也成为了紧缺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凭借在校期间打下的坚实理论基础,将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包括通信、自动化、医学、制造业、软件工程、金融、媒体、能源等。在这些领域中,毕业生可从事人工智能产品的开发、应用、创新以及数据分析等工作。

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在海内外一流学府继续深造,进一步的研究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