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高校有开设专门的人工智能AI专业?这个专业到底适不适合你填报?
发布时间:2018-11-03 15:25:06 阅读量:
距离2019年高考还剩200多天了,各路考生及家长都在开始选学校、选专业大战了吧。近些年来,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日渐火热,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专业也常被称为“爆款专业”。那么,人工智能专业为何如此火爆呢?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
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 2017年12月,人工智能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 2017年12月,人工智能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在高校培养方面,人工智能专业并不是简单的等同于计算机专业,因为人工智能领域需要拥有坚实的数学基础、专业全面的人工智能知识和很强的分析建模能力的人才,而计算机学科本身是一个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分摊下来真正能为人工智能开设的课程只有很少几门,这样浓缩下来的课程最多只能达到一个“高级科普”的程度。因此,建议有志向选择人工智能方向的考生,务必选择填报真正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的院校。
目前,国内已有多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或人工智能研究院。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先后有: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南宁学院;2018年先后有:湖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京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高校在人工智能专业(AI)上的培养计划吧!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技术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7年5月28日,是我国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首个全面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学院面向国际科学前沿,下设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基础、脑认知与智能医学、智能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智能控制等6个教研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7年11月2日,下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本科),在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和智能信息处理等相关学科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5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3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创新地确立起了“国际前沿+西电特色”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已有百余名校友成长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物。
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学院成立于2017年11月19日,将面向国际科学技术前沿,围绕学科方向,开展博士、硕士及本科生培养,逐步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在人工智能医疗大健康、机器人、AR/VR、智慧城市等多个科研方面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凌晓峰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将于今年秋季开学后,针对本科生组建AI特长班并开设一些AI特色课程。
南宁学院·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7年12月20日,南宁学院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学院采取“双主体”管理的合作办学模式,共建学科专业群,共建师资队伍,共建人工智能体验厅、创新创业孵化器及专业实验室等。学院计划在2018年9月份首次招生。
湖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8年1月13日,将开设三个新的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另外,准备将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并入人工智能学院。招生方面,三个新增的专业计划向教育部申报,预计2019年秋季正式招生;已开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今年秋季可以正常招生,该方向公开招录的学生可以按照上述三个新专业方向培养。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1月18日,将围绕数据、算法、芯片这三大要素,建立一个“创新人才、创新成果、创新应用”三位一体的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院将重点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技术、人工智能芯片与系统构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致力于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凝聚不同学科的优秀人才,积极培育多学科、跨学院、有特色的研究团队,促进优秀成果的产出。
重庆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8年2月7日,是重庆邮电大学与科大讯飞公司合作成立的二级学院。依托重庆邮电大学在信息通信领域的学科专业优势,深度融合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一流的技术、产业和专家资源,共同负责人才培养。学院计划于2018年开始招生,本科生将依托学校在全国最早一批设立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和新增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为主体进行培养。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8年3月21日,将致力于建设一流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人工智能学科高峰,以自身实践探索人工智能内涵式发展新道路。学院由长江学者、南京大学计算机系的周志华教授主持工作,拟招收2018年入学本科生80人,其中通过综合评价招生10人、全国高考招生70人。学校同时与京东、科沃斯、旷视三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学生实训基地,学生将在高水平教师指导下、面向真实的人工智能应用开展实践学习。
长春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8年4月16日。长春理工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长期的积累,拥有良好的学科专业基础、突出的科研特色优势、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该校的主干学科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与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范畴和重点科研方向契合。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5月5日。在人工智能方面,哈工大基础雄厚,覆盖面宽,校内有7个一级学科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其中计算机、控制等4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据悉,首批将有30位研究人员入驻研究院,集中了校内人工智能领域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研究院将面向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汇聚一流的研究队伍,创造一流的研究成果,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打造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基地。
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8年5月16日。天津大学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起步早,基础雄厚,在一些领域与世界同步。学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自动化和信息学院、数学学院在认知计算、数据科学、智能技术与应用等方面有长期积累,在认知计算、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语音信号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已取得一大批成果。
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8年5月16日。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坚持算法与系统“软硬结合”,方法与应用“两翼齐飞”,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方法与智能机器人等系统的紧密结合,用人工智能方法提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同时以机器人系统的具体需求来推动人工智能方法的发展。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8年5月17日,将负责学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专业,校企共建人工智能实验室,面向全校学生招收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方向的腾讯卓越班,培养“专业+人工智能”新工科人才,联合培训我校新工科教师。目前,人工智能学院设置的“腾讯卓越班”面向大学二年级学生招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8年5月27日,将在“大数据智能与智能制造”、“自主智能与无人系统”、“人机混合智能与智慧健康”3个方向形成特色,在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内领先的标志性、原创性学术成果,推动学校人工智能学科跨越发展。
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8年5月28日。吉林大学是国内最早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单位之一,1977年王湘浩院士在国内率先举起了人工智能研究的大旗,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学校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有着比较雄厚的科研积淀和育人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为学校拓展人工智能领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西安交通大学于2018年4月8日宣布成立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今年面向全国招生。据悉,这是一个“小而精”的试验班,每年计划招生40人左右,高考招生选拔15人左右,校内新生选拔15人左右,少年班再选拔10人左右。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后续文章推送。
目前,国内已有多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或人工智能研究院。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先后有: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南宁学院;2018年先后有:湖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京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高校在人工智能专业(AI)上的培养计划吧!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技术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7年5月28日,是我国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首个全面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学院面向国际科学前沿,下设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基础、脑认知与智能医学、智能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智能控制等6个教研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7年11月2日,下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本科),在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和智能信息处理等相关学科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5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3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创新地确立起了“国际前沿+西电特色”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已有百余名校友成长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物。
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学院成立于2017年11月19日,将面向国际科学技术前沿,围绕学科方向,开展博士、硕士及本科生培养,逐步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在人工智能医疗大健康、机器人、AR/VR、智慧城市等多个科研方面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凌晓峰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将于今年秋季开学后,针对本科生组建AI特长班并开设一些AI特色课程。
南宁学院·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7年12月20日,南宁学院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学院采取“双主体”管理的合作办学模式,共建学科专业群,共建师资队伍,共建人工智能体验厅、创新创业孵化器及专业实验室等。学院计划在2018年9月份首次招生。
湖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8年1月13日,将开设三个新的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另外,准备将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并入人工智能学院。招生方面,三个新增的专业计划向教育部申报,预计2019年秋季正式招生;已开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今年秋季可以正常招生,该方向公开招录的学生可以按照上述三个新专业方向培养。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1月18日,将围绕数据、算法、芯片这三大要素,建立一个“创新人才、创新成果、创新应用”三位一体的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院将重点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技术、人工智能芯片与系统构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致力于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凝聚不同学科的优秀人才,积极培育多学科、跨学院、有特色的研究团队,促进优秀成果的产出。
重庆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8年2月7日,是重庆邮电大学与科大讯飞公司合作成立的二级学院。依托重庆邮电大学在信息通信领域的学科专业优势,深度融合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一流的技术、产业和专家资源,共同负责人才培养。学院计划于2018年开始招生,本科生将依托学校在全国最早一批设立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和新增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为主体进行培养。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8年3月21日,将致力于建设一流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人工智能学科高峰,以自身实践探索人工智能内涵式发展新道路。学院由长江学者、南京大学计算机系的周志华教授主持工作,拟招收2018年入学本科生80人,其中通过综合评价招生10人、全国高考招生70人。学校同时与京东、科沃斯、旷视三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学生实训基地,学生将在高水平教师指导下、面向真实的人工智能应用开展实践学习。
长春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8年4月16日。长春理工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长期的积累,拥有良好的学科专业基础、突出的科研特色优势、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该校的主干学科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与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范畴和重点科研方向契合。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5月5日。在人工智能方面,哈工大基础雄厚,覆盖面宽,校内有7个一级学科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其中计算机、控制等4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据悉,首批将有30位研究人员入驻研究院,集中了校内人工智能领域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研究院将面向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汇聚一流的研究队伍,创造一流的研究成果,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打造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基地。
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8年5月16日。天津大学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起步早,基础雄厚,在一些领域与世界同步。学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自动化和信息学院、数学学院在认知计算、数据科学、智能技术与应用等方面有长期积累,在认知计算、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语音信号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已取得一大批成果。
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8年5月16日。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坚持算法与系统“软硬结合”,方法与应用“两翼齐飞”,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方法与智能机器人等系统的紧密结合,用人工智能方法提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同时以机器人系统的具体需求来推动人工智能方法的发展。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8年5月17日,将负责学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专业,校企共建人工智能实验室,面向全校学生招收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方向的腾讯卓越班,培养“专业+人工智能”新工科人才,联合培训我校新工科教师。目前,人工智能学院设置的“腾讯卓越班”面向大学二年级学生招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8年5月27日,将在“大数据智能与智能制造”、“自主智能与无人系统”、“人机混合智能与智慧健康”3个方向形成特色,在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内领先的标志性、原创性学术成果,推动学校人工智能学科跨越发展。
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8年5月28日。吉林大学是国内最早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单位之一,1977年王湘浩院士在国内率先举起了人工智能研究的大旗,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学校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有着比较雄厚的科研积淀和育人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为学校拓展人工智能领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西安交通大学于2018年4月8日宣布成立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今年面向全国招生。据悉,这是一个“小而精”的试验班,每年计划招生40人左右,高考招生选拔15人左右,校内新生选拔15人左右,少年班再选拔10人左右。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后续文章推送。
欢迎2019年考生及家长扫码咨询,了解三位一体面试更多内容
咨询微信:swytms
三位一体公众号:sanweiyiti_org
咨询微信:swytms
三位一体公众号:sanweiyiti_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