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2020届就业:考研意愿不强,就业质量逆势新高
发布时间:2021-02-02 11:36:00 阅读量:

华南理工大学,位于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985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由教育部、广东省共建。
学校历史悠久,可溯源至1918 年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1952年以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工科系及专业、广东工业专科学校为基础,调入湖南大学、武昌中华大学、武汉交通学院、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五所院校部分工科系及专业组建华南各学院,为新中国四大工学院、建筑老八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
学校现有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
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 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10%;10 个学科ESI 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4 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入选数在全国高校中并列排名第6 位,华南地区首位。
四轮学科评估情况如下:

华南理工大学不但治学严谨,学风较好,而且是公开、公示做得最好的全国高校之一。
转专业公示、本科生推免名单公示、研究生院拟录取推免生名单公示,数据详细、透明、规范,是广东高校的标杆。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发布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国内升学率较上届略升,但考研意愿依然不强烈,本科毕业就可实现理想,就业质量较高。
·选调生突破200人,较上届增加。
·毕业生到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的比例不断提升,赴“一带一路”占比88.29%,赴粤港澳大湾区74.70%。
·36.6%的毕业生流向世界/中国500强企业就业,比例较上届进一步提升。
“珠三角地区产业活跃,人才需求旺盛,为毕业生带来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详情如下:
学校历史悠久,可溯源至1918 年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1952年以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工科系及专业、广东工业专科学校为基础,调入湖南大学、武昌中华大学、武汉交通学院、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五所院校部分工科系及专业组建华南各学院,为新中国四大工学院、建筑老八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
学校现有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
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 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10%;10 个学科ESI 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4 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入选数在全国高校中并列排名第6 位,华南地区首位。
四轮学科评估情况如下:

华南理工大学不但治学严谨,学风较好,而且是公开、公示做得最好的全国高校之一。
转专业公示、本科生推免名单公示、研究生院拟录取推免生名单公示,数据详细、透明、规范,是广东高校的标杆。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发布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国内升学率较上届略升,但考研意愿依然不强烈,本科毕业就可实现理想,就业质量较高。
·选调生突破200人,较上届增加。
·毕业生到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的比例不断提升,赴“一带一路”占比88.29%,赴粤港澳大湾区74.70%。
·36.6%的毕业生流向世界/中国500强企业就业,比例较上届进一步提升。
“珠三角地区产业活跃,人才需求旺盛,为毕业生带来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详情如下:
一、2020届就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届毕业生共 10205 人,
男女性别比为 1.55:1。
·本科毕业生5851 人,广东生源50.3%。
·硕士4047 人,
·博士307 人。
1、就业率
截至2020 年12 月15 日,
总体就业率97.80%,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6.24%,
·硕士99.90%,
·博士100%。

2、本科生两年对比

考研人数,较上届增加,
国内升学率略涨。
境外留学减少,导致留学率、总体深造率降低。
3、未就业
未就业毕业生共224 人,
本科毕业生220人。
硕士4人。
目前去向分析:
·主要为拟考研(49%),
·其次为拟考公(25.9%)和“正在选择就业单位中”(9.96%)。

二、深造情况
1、疫情对深造的影响
调查显示:
·疫情对国内升学的影响不太大。毕业生认为影响程度处于一般及以上水平的占比达 52.93%。
·疫情对留学的影响较大。影响程度处于一般及以上水平的占比达95.56%,主要体现在“录取审核进度/出国相关资料办理延迟”“出入境不方便”“授课形式 变更”“人身安全方面”等方面。

2、本科生国内升学
共1690 人选择境内升学。
流向双一流高校的比例91.95%。

·主要流向了本校,
·其次为中山大学、 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各院系国内升学率:

3、本科生保研情况
2020届1112 人保研去向:
保研本校814人;
保研外校298人。
保研北京大学 14人。
共整理保研清华大学17 人。
保研中国科学院大学 16人。
①爬虫抓取部分高校如下:

②通过姓名专业比对(不精准)
保研复旦大学10人,
保研上海交大16人;
保研同济大学25人;
保研浙江大学13人;
保研东南大学11人;
保研天津大学4人。
4、本科生考研情况
上面几个表格中,国内升学减去保研人数,就是考研人数。
如,保研华南理工814人,考研华南理工=1154-814=340人。
保研中山大学51人,考研中山大学37人。
北大保研14人,考研4人。
复旦保研约10人,考研4人。
……
5、本硕博境外留学
有 768 名毕业生选择出国(境)留学,比例为 7.53%。其中本科 毕业生留学 689人。

2020 届出国(境)留学毕业生中,赴 QS 世界排名前 50 高校深造 的有 363 人(占比47.27%),赴 QS 世界排名前 100 深造有 518 人(占比 67.45%)。
主要留学高校如下:

三、工作情况
1、就业地点
主要流向华南地区(80.51%),其中广东省内就业占 比达78.33%;
流向广东省内就业的占比分别为本科毕业生78.26%、硕士研究生79.74%、博士研究生60.93%。

2020 届毕业生主要选择在广东省内就业,人数达到 5811 人,占比 78.33%。其中,珠三角地区产业活跃,人才需求旺盛,为毕业生带来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地区(95.28%),其次分别为粤西(1.74%)、粤北(1.51%)、粤东(1.46%)。

省内生源毕业生中,95.06%选择留在广东工作,
省外生源毕业生,66.15%留在广东就业。
近三年就业地点:

2、就业行业

2020 届毕业生流向粤港澳大湾区就业的占比达 74.70%,
从行业布局来看,主要流向了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教育等重点领域。

3、就业单位

2020 届毕业生中,进入中央/地方基层项目的毕业生超过182 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四川等 21 个省、市、自治区。
2020 年已有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广西、浙江、重庆、 黑龙江、青海、福建、海南等 24 个省市定向华南理工大学招录选调生,其中上海、天津、云 南、贵州、山东、黑龙江和辽宁、海南均是首次定向本校选调,根据目前已公布录取情况,
预计选调生数量将突破 200 个。
4、重点单位

2020 届毕业生在 500 强企业就业占企业就业的 36.64%。其中,被世界 500 强企业录用的 人数 1546 人,占比为 28.31%;被中国 500 强企业录用的毕业生人数 1356 人,占比为24.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