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校如何选?各校实力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6 09:50:28 阅读量:
一、头部高校(3所985)
西安交大:
西安交大作为C9联盟的成员,在90年代一直是国内高校前五的存在,世纪之交高校合并大潮中错失了跟第四军医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强强联合,只的退而求其次合并了西安医科大学,再加上陕西经济和地域的原因,现在排名很难进入国内高校排行榜前十,去年张迈曾书记和王树国校长相拥而泣的照片刷遍全网,也让人们见识到了当代教育家的风采,近年来,在王树国校长静心治理下大手笔布局西部创新巷,2020年经费支出也超百亿,进入国内高校经费支出前十名,假以时日回归前十有望。
西工大:
作为一个附中比本部更出名的大学,附中老师的口头禅就是:不好好努力你们的归属就是对门,其实因为军工强校,西工大隐藏了太多的实力,让我们无论从各种排行榜或者学科评估上都容易忽视它的存在,但是只要看看我国那些国之重器的科研人员名单相信所有人都会对这所低调的大学肃然起敬。而且跟陕西其他高校不同,作为工信部直属高校,经费从来不是问题,西工大人均科研经费长期占据全国前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目前最尴尬的985高校之一,论实力号称最弱985,轮分数还不及同城的西电,轮地域偏居杨凌小镇,轮学科评估只有一个A-强撑。在新的双一流评选中又惨遭降级(B类),但是笔者以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行业,有异议者可以看看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而且西北地区占国土面积30%,西农扎根西部为西北荒漠化治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无论外界环境怎么变化,西农的国家定位不会变化。这两年在院士评选中又有斩获,只求这一轮学科评估加油努力多上几个A为自己正名。
二、中坚力量(5所2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根正苗红的西军电本来是985的实力,奈何生在高校众多的西安,错失加冕985的机会,跟成都那位冤家的校名之战也是输的冤枉。好在遇到了信息化的好时代,加上国民企业华为的青睐加分,这几年口碑不断提升,并且在广州、杭州等地建立研究院,做出了一幅孔雀东南飞的阵势,把西安吓出一身冷汗,去年年底赶紧提出支持西电争创双一流高校,可谓喜鹊枝头叫,好饭不怕晚。
西北大学:
谈起西大真心让人心疼,堂堂的211高校,经费却比不上东部的很多的双非院校,看看自己分出去的那些院系都比自己有钱,心里实在不是滋味。最穷211实至名归,早知道当初跟西交合并,不仅经费无忧而且可以填补交大文科不强的缺陷,但是顽强的西大人硬是拿着卖白菜的经费,创造出了令人尊敬的成绩,只一个A+学科就能让隔壁一年60亿经费的兄弟追赶几年。
陕师大:
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院校之一,号称西北教师的摇篮,老校区的图书馆有可以当景点的实力,还有每年的手写录取通知书也让人欣赏,学校学科实力不弱,奈何优势学科太大众,一大波985高校挡在前面,所以只能落得一堆B+,只缺一个A类突破,最近几年眼看湖南师大、南京师大等省属院校实力不断攀升压力山大呀。捎带一句题外话,陕师大的食堂享誉西安,陕西吃饭大学的别名吸引着不少校外蹭饭族。
长安大学:
想当年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是何等的威武,交通运输部嫡长子,道路桥梁号称亚洲第一。合并之后取名长安大学本想迈向汉唐盛世,却被人误以为民办大学,最失败的改名,学科评估自己的看家本领也无缘A类实在让人惋惜,希望今年的学科评估能够突破一个A类
空军军医大学:
陕西医科类高校的扛把子,上轮学科评估口腔医学的A+掩盖了实力下滑的真相,其它专业没有一个A类,现在的录取分数线已经低于交大医学部,也许不远的将来就会被超越,附属的西京医院军改后人才流失也很严重,在现在各个985高校越来越重视医科的情况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呀
第三梯队院校主要是特色类大学,如西安邮电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和西安财经大学,还有适合文科生报考的西北政法大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等。
这些学校光听名字就能分辨出学校的优势学科。
西安邮电大学的特色专业是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通信工程等邮电相关专业。
西安理工大学是以机械为主的一所院校,原名陕西机械学院,机械设计、电子科学、自动化、测控都不错,另外水利水电专业也是它的特色专业,在西北地区实力很强。
西安工业大学是兵工特色院校,兵工七子之一。
西安科技大学是以矿业为主的一所大学,其地质、采矿、测绘安全工程比较出色。
而陕西科技大学和西安科技大学不同,是以轻工为主的院校,像纺织、印刷、包装等有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动画专业在全国也是很有名的。
西安工程大学的标签也是以纺织为主的大学,特色专业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等。
西北政法大学是法学界五院之一,法学实力非常强。
还有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也不错。
后面的这几所学校都有适合文科生的专业,大家可以参考。
西安交大:
西安交大作为C9联盟的成员,在90年代一直是国内高校前五的存在,世纪之交高校合并大潮中错失了跟第四军医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强强联合,只的退而求其次合并了西安医科大学,再加上陕西经济和地域的原因,现在排名很难进入国内高校排行榜前十,去年张迈曾书记和王树国校长相拥而泣的照片刷遍全网,也让人们见识到了当代教育家的风采,近年来,在王树国校长静心治理下大手笔布局西部创新巷,2020年经费支出也超百亿,进入国内高校经费支出前十名,假以时日回归前十有望。
西工大:
作为一个附中比本部更出名的大学,附中老师的口头禅就是:不好好努力你们的归属就是对门,其实因为军工强校,西工大隐藏了太多的实力,让我们无论从各种排行榜或者学科评估上都容易忽视它的存在,但是只要看看我国那些国之重器的科研人员名单相信所有人都会对这所低调的大学肃然起敬。而且跟陕西其他高校不同,作为工信部直属高校,经费从来不是问题,西工大人均科研经费长期占据全国前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目前最尴尬的985高校之一,论实力号称最弱985,轮分数还不及同城的西电,轮地域偏居杨凌小镇,轮学科评估只有一个A-强撑。在新的双一流评选中又惨遭降级(B类),但是笔者以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行业,有异议者可以看看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而且西北地区占国土面积30%,西农扎根西部为西北荒漠化治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无论外界环境怎么变化,西农的国家定位不会变化。这两年在院士评选中又有斩获,只求这一轮学科评估加油努力多上几个A为自己正名。
二、中坚力量(5所2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根正苗红的西军电本来是985的实力,奈何生在高校众多的西安,错失加冕985的机会,跟成都那位冤家的校名之战也是输的冤枉。好在遇到了信息化的好时代,加上国民企业华为的青睐加分,这几年口碑不断提升,并且在广州、杭州等地建立研究院,做出了一幅孔雀东南飞的阵势,把西安吓出一身冷汗,去年年底赶紧提出支持西电争创双一流高校,可谓喜鹊枝头叫,好饭不怕晚。
西北大学:
谈起西大真心让人心疼,堂堂的211高校,经费却比不上东部的很多的双非院校,看看自己分出去的那些院系都比自己有钱,心里实在不是滋味。最穷211实至名归,早知道当初跟西交合并,不仅经费无忧而且可以填补交大文科不强的缺陷,但是顽强的西大人硬是拿着卖白菜的经费,创造出了令人尊敬的成绩,只一个A+学科就能让隔壁一年60亿经费的兄弟追赶几年。
陕师大:
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院校之一,号称西北教师的摇篮,老校区的图书馆有可以当景点的实力,还有每年的手写录取通知书也让人欣赏,学校学科实力不弱,奈何优势学科太大众,一大波985高校挡在前面,所以只能落得一堆B+,只缺一个A类突破,最近几年眼看湖南师大、南京师大等省属院校实力不断攀升压力山大呀。捎带一句题外话,陕师大的食堂享誉西安,陕西吃饭大学的别名吸引着不少校外蹭饭族。
长安大学:
想当年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是何等的威武,交通运输部嫡长子,道路桥梁号称亚洲第一。合并之后取名长安大学本想迈向汉唐盛世,却被人误以为民办大学,最失败的改名,学科评估自己的看家本领也无缘A类实在让人惋惜,希望今年的学科评估能够突破一个A类
空军军医大学:
陕西医科类高校的扛把子,上轮学科评估口腔医学的A+掩盖了实力下滑的真相,其它专业没有一个A类,现在的录取分数线已经低于交大医学部,也许不远的将来就会被超越,附属的西京医院军改后人才流失也很严重,在现在各个985高校越来越重视医科的情况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呀
第三梯队院校主要是特色类大学,如西安邮电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和西安财经大学,还有适合文科生报考的西北政法大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等。
这些学校光听名字就能分辨出学校的优势学科。
西安邮电大学的特色专业是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通信工程等邮电相关专业。
西安理工大学是以机械为主的一所院校,原名陕西机械学院,机械设计、电子科学、自动化、测控都不错,另外水利水电专业也是它的特色专业,在西北地区实力很强。
西安工业大学是兵工特色院校,兵工七子之一。
西安科技大学是以矿业为主的一所大学,其地质、采矿、测绘安全工程比较出色。
而陕西科技大学和西安科技大学不同,是以轻工为主的院校,像纺织、印刷、包装等有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动画专业在全国也是很有名的。
西安工程大学的标签也是以纺织为主的大学,特色专业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等。
西北政法大学是法学界五院之一,法学实力非常强。
还有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也不错。
后面的这几所学校都有适合文科生的专业,大家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