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宁波理工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20-03-30 10:56:01    阅读量:

专业概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历经十八年发展,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14年列入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建设,2016年机械工程列入省一流学科,2017年获省“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支持,2018年获第四批宁波市高校品牌专业建设支持,并获批宁波市智能制造学院。2019年智能装备创新示范基地获省第一批人才培养类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支持。
 

学生在调试机械臂

      形成了“专业定位紧密围绕浙江省、宁波市产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契合企业人才能力需求,人才质量注重全过程管理,专业建设协同学科双轮驱动发展,师资队伍强调业务素养”的专业建设模式。近5年,专业共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16年),浙江大学及宁波市教学成果一、二等奖6项。

      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能力,能从事机电装备设计制造、自动化生产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管理以及机电产品营销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专业人才培养中注重人文素养、创新素质的培养。丰富的专业协会资源、多彩的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为学生领导才能的培养搭建了平台。全程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技能指导,引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使每位学生具有坚实的专业技能和优雅的人格魅力。

      本专业设有智能制造与装备、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技术、现代设计与数字化仿真三个模块供学生选择。

◆“智能制造与装备”模块

      该模块以智能制造技术为背景,培养具备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综合交叉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够适应所有与机械相关的技术工作,如机电产品三维设计与CAE分析、机械制造/装配工艺文件编制、冷冲/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逆向工程与CAM编程技术、精益生产管理等相关工作。
 
学生参与机电气自动检测系统研发

◆“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技术”模块

      该模块将机械、电子、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以智能装备技术为特色,坚持机电融合,强化在“智能装备与传动控制”和“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两个方向的学习;培养具备智能装备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机电产品设计、机电装备集成技术等方面专业知识,能从事智能装备的设计、开发、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建有智能机器人创新实验中心、智能传动与控制综合创新实验室、海洋机电综合创新实验室和校企联合工程实验室,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了优异的实践创新条件。
 
学生参加机械创新设计竞赛

◆“现代设计与数字化仿真”模块

      该模块将系统开设现代设计方法、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数字样机技术、机械优化设计、机电产品仿真技术等核心课程。通过学生虚实交互学习和训练,将获得机电产品及系统的设计、仿真、分析、优化、创新所需的现代设计核心能力。

●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3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5名,博导1人,硕导24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浙江省教学名师及优秀教师2人,国家一级学会常务理事、理事各1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博士学位率85%,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比例87%,从事工程研究的比例89.7%,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单位和宁波市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实验条件

      本专业拥有工程训练中心、现代检测技术实验室、公差与互换性实验室、工程材料实验室、机械基础实验室、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综合创新设计实验室等,总面积3950平方米、设备资产2886万元,实验设备台套数1601。2019年,机电与能源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浙江省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校外实践基地

      本专业为学生提供充足优越的实践环境和条件,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广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跃进汽车前桥有限公司、宁波创力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设了10个学生暑假短期工作性实习及社会实践基地,既为学生实践教学服务,又为企业培训员工和用户技术培训服务。
主修课程

工程图学、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及实验、热工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数值计算方法、模具CAE技术、CAM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现代设计方法、数字样机技术等课程。

专业特色与优势

1)宽基础,多方向,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个性化的选择。专业开设了智能制造与装备、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技术、现代设计与数字化仿真等方向的主干课程,从而大大拓宽了学生的专业基础,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宽广的基础。专业设有智能制造与装备、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技术、现代设计与数字化仿真三个模块,学生在大二上学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其中的一个模块进行深入学习。
2)立足机械工程学科前沿。本专业立足机械工程学科智能制造与装备、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技术、现代设计与数字化仿真等方向,前瞻“中国制造2025” 和 “互联网+”,借势“制造强国”战略,结合智能制造与智能装备需求,着力在智能制造、机电控制技术、智能装备集成技术、现代设计与数字化仿真等方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形成在“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科研实践→产业实践”(Practice 4,简称P4)平台基础上“制图能力+计算机能力+设计能力+制造能力”四年不断线(Capability 4,简称C4)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式,同时以一年级科研训练、二三年级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4)发挥全程导师制优势。全程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指导,引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使每位学生具有坚实的专业技能和优雅的人格魅力。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行业覆盖面大、就业面广、专业口径宽、一次性就业率高。毕业生能够适应所有与机械相关的技术工作。本专业多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毕业生出国留学、报考研究生、报考公务员和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生可到政府机关、科研院所、教育机构、大中型企业等单位从事管理、研发、教学、设计、控制、检测、贸易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2019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5.12%,研究生考取率达21.14%。近年,部分毕业生进入上海铁路局、津上精密机床等国企、三资企业等优秀企业就职,优秀毕业生分别被波士顿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燕山大学、上海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