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强基计划专业介绍:应用物理学专业
发布时间:2021-04-30 11:14:58 阅读量:
01 整体介绍
应用物理学专业扎实严谨地进行物理基础教育,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立足于凝聚态物理、新能源技术、原子核与粒子物理、光电信息和等离子体物理等特色科研方向进行应用物理专业教育,依托高水平科研平台和中俄联合校园等高层次国际合作,坚持科教融合和学科交叉,不断将科研新成果融入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知识与应用的密切结合。以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等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科创活动为手段,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
02 专业介绍
02 专业介绍
哈工大应用物理学什么水平?
应用物理学专业是物理学院最早设立的本科专业,具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业于1984年获批设立,2016年获批成立应用物理学专业实验教学国家级示范中心。拥有1个国际研究中心、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专业特色是什么?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一般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基础学科,是机械、电气、通信、能源和材料等众多工程技术学科的基础,应用物理学是连接物理基础理论与其实际工程应用的桥梁。
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基础物理实验。
专业核心课程:固体物理、量子力学、激光原理、光电信号检测与处理、等离子体物理、原子核物理、核电子学、应用物理专业实验。
03 人才培养
如何实现个性化精准培养?
学业导师制:入校即为每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帮助学生制定近期学习计划和中长期成长规划。
强实践的科研训练模式:形成“项目学习+学科竞赛”为主线的科研训练模式,建有“大学生学术与实验竞赛创新基地”、“本科生创新工作坊”等实践平台,采取课题组轮转制度体验并参与科研活动,助力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培养。
如何实现本硕博贯通培养?
打通本研课程壁垒,优化本研一体化课程体系,本科阶段即可修习研究生学分,推行“3+4”培养的试点工作,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快速通道。
04 国际交流与就业
国际交流情况如何?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国际交流模式。每年举办国际暑期学校,聘请国外高水平专家来我校讲座、授课;通过国家公派、政府间合作和校际合作计划,建立若干派出项目及联合培养项目,每年选派优秀3-5名优秀本科生到国外著名大学或研究中心交流学习。
毕业后就业好不好?
毕业生能够在应用物理学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就业单位有华为、中兴、航天科工集团、核工业研究院等。
应用物理学专业是物理学院最早设立的本科专业,具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业于1984年获批设立,2016年获批成立应用物理学专业实验教学国家级示范中心。拥有1个国际研究中心、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专业特色是什么?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一般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基础学科,是机械、电气、通信、能源和材料等众多工程技术学科的基础,应用物理学是连接物理基础理论与其实际工程应用的桥梁。
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基础物理实验。
专业核心课程:固体物理、量子力学、激光原理、光电信号检测与处理、等离子体物理、原子核物理、核电子学、应用物理专业实验。
03 人才培养
如何实现个性化精准培养?
学业导师制:入校即为每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帮助学生制定近期学习计划和中长期成长规划。
强实践的科研训练模式:形成“项目学习+学科竞赛”为主线的科研训练模式,建有“大学生学术与实验竞赛创新基地”、“本科生创新工作坊”等实践平台,采取课题组轮转制度体验并参与科研活动,助力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培养。
如何实现本硕博贯通培养?
打通本研课程壁垒,优化本研一体化课程体系,本科阶段即可修习研究生学分,推行“3+4”培养的试点工作,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快速通道。
04 国际交流与就业
国际交流情况如何?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国际交流模式。每年举办国际暑期学校,聘请国外高水平专家来我校讲座、授课;通过国家公派、政府间合作和校际合作计划,建立若干派出项目及联合培养项目,每年选派优秀3-5名优秀本科生到国外著名大学或研究中心交流学习。
毕业后就业好不好?
毕业生能够在应用物理学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就业单位有华为、中兴、航天科工集团、核工业研究院等。